30 歲,你焦慮了嗎?
在台灣,30 歲似乎是個分水嶺。
在 30 歲前,你可以瘋狂試錯、瘋狂玩樂;一到 30 歲後,社會看你的眼光不一樣了,你突然感到龐大壓力,因為社會告訴你,必須要有承擔重任的肩膀,甚至不容許你出錯。
找伴侶、結婚、買車、買房等議題也在這時湧了上來,太多大事出現在你面前,在還沒想好如何抉擇時,你早已暈頭轉向,並裝死躺在被窩裡(這我)。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它說不讓自己在 30 歲焦慮的方法是,把自己從理想青年轉化成理性青年。
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是這樣,理想青年講求公平正義,總想著如何把不公平變為公平,這是天真浪漫的想法;理性青年只談利益,所有決策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並屏除不切實際的空想,這讓我們更能專注於自己,也是不再焦慮的關鍵。
這篇文章出自《30 有成》一書,書中給 30-40 歲的青年 48 條建議,目的是希望讀者讀完能成為自在、富有、不後悔的大人,書中提到了關於工作、關於人脈、關於金錢。
作者永松茂久,不僅經營、演講,也跨足寫作、出版顧問、商務教練、主辦活動、影像編輯、品牌企劃等各種事業。
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 7 個我在書中讀到很有感的建議,分別是「從理想轉變為理性」、「和專家交流」、「累積影響力」、「請導師吃飯」、「要參加喪禮」、「閱讀」、「打理好外表」。
1. 從理想轉變為理性
我對這一點的理解是,理想青年講求公平正義,理性青年只談利益。
前者總想著如何把不公平變為公平,這是天真浪漫的想法。社會總有不公不義的事,若我們把心神都耗在這些事上,那我們還談何成長?
後者只談利益,也就是專注於自我成長。這些人不會有不切實際的空想,他們所做的決策都用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你比較想當哪一個呢?
2. 和專家交流
自 2022 年末開始養成閱讀習慣後,我透過多本書書得知了許多台灣作家的名字,這些作家都是各個領域中的專家。
我也從那時開始與專家交流,也就是上他們的線上、線下課,或參加線下活動的聚會。
一找到機會我就會與他們聊幾句,並請他們幫我簽書,甚至互加 FB 好友。
從 2022 年末至今,我已與以下專家交流過,交流完總是能量滿滿!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作者,歐陽立中;
《故事行銷》作者,李洛克;
《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
《一人創富》作者,于為暢;
《ChatGPT 提問課》作者,鄭緯筌;
《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指南》作者,朱騏;
《SEO 白話文》作者,邱韜誠;
《矽谷傳說臥底報告》作者,尼可。
和專家交流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方法,永遠都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極有價值的觀點。
3. 累積影響力
影響力是當代最強大的力量,如果要用金錢價值來衡量影響力有多強大的話,它絕對大過於我們每個月領的月薪。
影響力怎麼取得?
對岸知識型節目《羅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說過:「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你的影響力透過寫作與演說得以放大。」
寫作,是我正在做的事,每天至少寫 500 字並上傳到社群媒體上,目標就是讓大家知道我何許人也。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作者陳立飛在書中提及:「你混得不好,是因為知道你的人太少。」
(延伸閱讀:《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閱讀筆記|3 個實用的寫作須知)
寫作,是撬動人際資源的槓桿,也是平凡人翻身最有效的方法。
4. 請導師吃飯
如果你在工作上、創業上有一位導師帶領你的話,記得請他們吃飯。
你從導師身上學到寶貴經驗,請吃飯是非常應該的。
那要請吃午餐還是晚餐呢?作者建議請吃「午餐」。
若請吃晚餐的話,晚餐不僅價位較高,還需要考慮到可能會喝點小酒,更可能會接著續攤,你累積帳單的金額就會愈高,會讓對方感到不好意思,最後演變成導師掏錢付帳的情況。
所以,「請導師吃午餐」其實是貼心的表現,吃完午餐後,就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各忙各的。
5. 要參加喪禮
這條建議最震懾到我,作者表示,「比起婚禮,我們更該要參加喪禮」。
原因是喪禮才是考驗自己做人處世的場合,也是拉近與故人之間關係的方法(給故人家屬留下印象)。
除此之外,作者提出了另一個更有洞見的原因:
如果是婚禮的話,就算不參加,日後也還有許多給對方說聲恭喜的機會,但若是喪禮的話,你只有這一次跟故人見最後一面的機會。
根據上述的理性判斷,喪禮肯定是比婚禮更重要、更有參加的必要。
6. 閱讀
當你依賴著慣性活了 30 年,精神熵是不斷增加的,也就是生活會愈趨混亂。
要降低精神熵,讓生活回歸到有秩序狀態,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因為閱讀等於是向外界汲取能量,有了能量,我們才有辦法打破慣性,並把生活要事安排的井然有序。
除了降低精神熵,我認為閱讀還有以下 3 個好處。
第一,閱讀能增加你的壽命。耶魯大學有個研究認為,每週閱讀時間超過 3.5 小時,能增加你的壽命兩年。
第二,閱讀能提升認知,讓你不被割韭菜。這是我在《持續成功》讀到的。
(延伸閱讀:《持續成功》閱讀筆記|閱讀,是為了提升認知;提升認知,是為了不被當韭菜)
第三,閱讀是最低成本進入「心流狀態」的方法,這讓我們獲得最優體驗,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且讓心靈更富足。這是我在《心流》讀到的。
(延伸閱讀:《心流》閱讀筆記|5 個問答,讀完馬上理解什麼是心流)
7. 打理好外表
美國第 16 任總統林肯,曾面試一位新員工,但林肯最後並未錄取他。
幕僚問他不錄取的原因,林肯說:「我不喜歡他的長相。」
幕僚搖頭表示不理解,並說道:「以各項資歷來說,這位面試者不算差,為什麼要以外表來評斷人呢?難道一個人天生長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錯嗎?」
林肯回答:「一個人 35 歲以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林肯的言下之意是,已到了 35 歲,若還不為自己的外表打理的話,那表示這個人的自我管控是有問題的,自然不會放心把事情交給他處理。
我自己也認為外表極為重要,外表是給人的第一印象,若印象差了,還會有誰想深入理解你的內心呢?
所以我會每天擦保濕精華液、每週敷面膜、每個月理髮,甚至為自己訂製幾套西服,以用於出席重要場合。
寫在最後
《30 有成》算是本有警惕性的自我成長書,它最主要在談 30-40 歲之間的青年該意識到些什麼、該做些什麼。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即將 30 歲的雞湯文,內容不外乎是<別管外界眼光,做自己最棒>等類型的文章。
這類文章有點危險,它等於在釋放「你不需要變得更好」的信號給讀者,你一不小心就會被蠱惑,並迷信於其中。
《30 有成》不餵你喝雞湯,而是餵你喝雞精,意思是書中內容確實都是有料且中肯的建議。
其中有一條建議挺震懾我的,這條建議說「比起參加婚禮,你更該參加喪禮」,理由是喪禮才是考驗自己做人處世的場合,也是拉近與故人之間關係的方法(給故人家屬留下印象)。
這本書一共提供了 48 條建議,自己覺得挺受用的,但我不建議你把它當建議,請把它當成「備忘錄」。
因為這 48 條的道理你一定都懂,只是沒有人幫你系統性地整理起來,很容易就遺忘了。
另外,包含這本書,許多人都提到 30 歲是容易產生焦慮的年齡,但我認為 30 歲就焦慮有點過早。
我有對此寫過一篇 4000 字的文章給我的電子報訂戶,文章中我用了兩個科學依據告訴讀者:「就算 40 多歲再焦慮也不遲」。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 30 歲還不需要焦慮的話,我推薦你閱讀巴拉巴西寫的《成功的條件》(原書名為《成功竟然有公式》)。
(延伸閱讀:《成功的條件》閱讀筆記|成功竟然也有科學方法:3 個成功定律)
另一點有趣的事情是,同一間出版社近期也出了另一本與 30 歲有關的書,《30 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這是本親民的腦科學書,讀完你會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很大的「學習潛力」。
(延伸閱讀:《30 歲之後,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閱讀筆記|5 個與大腦有關的知識,讀完秒懂如何記憶)
這兩本合著讀,你會對 30-40 歲的這段旅程有較具體的規劃,實際執行規劃後,你就不再是以慣性推進自己活著。
最後,推薦《30 有成》給所有 30-40 歲區間的朋友們,也推薦給即將 30 歲的朋友們,如我前文所寫,把這本書的 48 條建議當成「備忘錄」,你會對生活中的決策了然於心。
30 有成
《30 有成》指出,跨過 30 歲的青年應將焦點從追求理想轉向理性決策,強調自我成長和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性。作者建議包括與專家互動、增強個人影響力及重視閱讀等,旨在幫助讀者避免焦慮,實現富裕和滿意的生活。這本書不僅是對 30-40 歲人群的指南,也是一份實用的生活策略清單,幫助人們系統性地整理自我成長的途徑。
UR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0358?sloc=main
Author: 永松茂久
4
Pros
- 雞精文
- 受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