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天才之間,其實沒什麼差距
前陣子我讀到幾句令人感到驚訝又振奮的句子。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說:「我閱人無數,沒見過有人天賦異稟。」
巴菲特也表示:「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要做偉大的投資者,智商不必高得驚人。假如你的智商有 160,那麼把其中的 30 賣給別人吧。」
這兩位智者所說的,都代表了一個意思——成功,並不需要天賦,更不需要你是天才。
這時,第三位智者說話了,他是喻穎正,他說:「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沒那麼大,如同螞蟻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人和人之間會出現差距的原因,在於面對不確定性所做出的決策。」
喻穎正的話指出一個道理——你眼裡的天才,其實只是比較會做決策而已。
那麼我們要如何在這個迷茫時代做出好的選擇、決策呢?
喻穎正所著作的《人生算法》,有解。
《人生算法》是一本集合了自我成長、決策、機率、時間、投資、愛情等領域的書籍,這本書的主旨很簡單,就是教你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應對人生旅途中的不確定性。
本書作者喻穎正 (老喻),2013 年開設微信公眾號「孤獨大腦」,探索人生深度難題,被網友譽為「思想的盛宴與迷宮」;2017 年創立「未來春藤」,開啟了數位化的中國家庭教育規劃;2019 年,得到 APP 「老喻的人生演算法課」上線,成為近十萬付費用戶心中的「天才大腦」。
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我從《人生算法》學到的 3 個讓我脫胎換骨的實用觀念。
1. 完成閉環
完成「閉環」,找到問題的最佳解。
「閉環」一詞來自於 PDCA 循環,又稱「戴明環」,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個模型。
該模型字母 PDCA 的意義分別是 Plan (計畫)、Do (執行)、Check (檢查)、Act (處理)。
完成以上的動作就稱作為閉環,而做完 Act 之後,又可以接回 Plan,把上一輪的結果作為已知條件,繼續重新循環,這是一種螺旋上升的知識增長。
為什麼完成「閉環」,可以找到問題的最佳解?
因為當你經歷了多段循環,你在執行上得到的經驗、檢討上得到的經驗,有助於解決複雜問題,而且會得出愈來愈高級的解法。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閱讀上也不斷地在完成「閉環」這個動作。
我在閱讀上的循環模型是這樣的: 閱讀⇨在書上畫線作筆記⇨整理並篩選筆記⇨寫出一篇完整的閱讀筆記
目前為止完成了 100 多次這樣的閉環,這讓我在閱讀與寫出閱讀筆記的速度愈來愈快。
除此之外,寫出閱讀筆記後,概念因寫而深刻,下次閱讀到類似的概念往往能瞬間理解,讓我有餘力去理解較不懂的概念,這使自身的認知範圍逐漸擴大。
所以做完這次的閉環,就能在下次的循環中走的更順利一點。
作者也提到:「閉環是為了形成一個反饋系統,給自己的未來按下啟動按鈕。」
這時我也想到了另一句話:「打贏這次的勝仗,就是為了下一場的戰役做準備。」
閉環說起來簡單,但執行上卻挺困難,原因可能是感到無聊或短期內看不出成果,這時人們就會跑去造另一個看似更有趣的「環」,而這個「環」與原本的環完全無關,所以無法產生複利效應,相當可惜。
2. 複製核心
複製核心,是撬動自己成就的槓桿。
什麼是核心?
就是你願意重複去做的事。
作者提到,這類事情的特點是:你做它不累,它虐你,你不苦。
那要如何找到核心呢?
作者提出其中一個特徵——簡單。因為這樣才可以大規模複製。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一件簡單的事情,然後大量重複做它。
比如我經營 IG 就是利用這個策略——簡單的事,大量重複。
簡單的事。指的是 200-300 字的貼文,偶爾再來一篇長文閱讀筆記,這樣的工作量對我來說還算簡單。
大量重複。指的是每天發文,不管什麼節日,不管婚喪喜慶等等,就一個字,發。
這麼做的目的是撬動他人對我的認知,讓他人心中對我有正面的形象,所以這也等於是「壟斷」他人心智。
壟斷後的好處,是當有人問起哪個書帳值得追蹤或合作時,馬上就會有人推薦我。
然而這個篇幅同時也點出了個社會現象,就是人們總是處心積慮地想完成一件大事,並認為只要完成這件大事,他就能立即成功。
意思是幹完這一票大的,就能收山回家養老。
但現實其實是反過來的,你要持續努力幹完好幾票小的,才有有辦法收山回家養老。
老喻在書中說了:「找到核心,取得成功的困難點,不在於做好一件大事,而在於找到一堆可重複的小事。」
3. 成為渾球
成為渾球,避免犯普通人常犯的錯誤。
成為渾球就是不顧情面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以下兩個例子也許能幫助你理解「什麼是渾球」?
Google 創始人賴利.佩吉,在 2001 年不顧其他高階主管反對,突發奇想地要解雇所有的專案計畫經理。他當著 130 多位同事的面,直接宣布炒了所有專案計畫經理的魷魚,且事先完全沒有任何通知。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更是渾球領域的集大成者。他對產品的想法反覆無常,工程師們被來回折騰,痛苦不堪。勤懇工作的老員工更曾因提出加薪要求被他掃地出門。
這兩個人渾到不能在渾了吧,但他們會這麼耍流氓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認知神經科學家葛詹尼加發現大腦產生的意識,都是後製加工過的劇本。
意思是你做出的每個決定,很有可能都不是你最原始的純粹意圖。
若做事要符合「純粹」的話,就得不欺騙自己,得不顧一切,敢於不罷休,並且沒心沒肺。
渾球們的行為看似魯莽、沒有道理,但其實「超級理性」,因為他們的意圖相當「純粹」。
是呀!了解「純粹」之後,就能看懂佩吉和馬斯克的行為。
正如愛默生所說:「對於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賴利.佩吉也說過:「好的點子在被實現之前,人們總覺得它很瘋狂。」
寫在最後
讀完《人生算法》,我的腦袋簡直要爆了,因為被太多有料的資訊給塞爆。
我認為最有料、最幫助我認清事實的資訊,莫過於「核心」。
它告訴我們,想成功的話,就得大量重複執行那些看起來簡單的小事,而不是處心積慮地想完成一件大事,這麼做的目的在於利用這些小事來撬動自己的成就。
這本書我非常非常喜歡,因為它不是一本陳腔濫調的自我成長,而是一本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人生指引寶典。
作者透過許多實用且具顛覆性的概念指引著我們。為了確保我們能 100% 讀懂這些概念,老喻加入了大量故事、研究數據及名句來輔助我們理解,這也提高了《人生算法》的娛樂性及可看性。
這本書除了自我成長之外也談了決策、機率,兩者比重約為 40%、40%,剩下的 20% 則是談時間、投資、愛情。
雖然書裡談的領域看似廣泛,但老喻寫的每個篇章都建立在個人成長的基礎上,所以讀起來不會有偏題或覺得突兀的情況。
最後,推薦《人生算法》給所有想精進自己的朋友們,也推薦給所有還困在迷茫中的朋友們,它會幫助你找出自己的人生使命。
如果你想讀更多中國作家寫的自我成長書籍,我推薦你兩本書,《躍遷》和《熵減法則》,兩本書的內容都很有料,也富有娛樂性。
(延伸閱讀:《躍遷》閱讀筆記|3 則啟發,幫助你在人生賽道上實現 3 級跳)
(延伸閱讀:《熵減法則》閱讀筆記|3 組數字與公式,讓你的人生從無序進化到有序)
人生算法
《人生算法》是一本集合了自我成長、決策、機率、時間、投資等領域的書籍,這本書的主旨很簡單,就是教你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應對人生旅途中的不確定性。作者透過許多實用且具顛覆性的概念指引著我們。為了確保我們能100%讀懂這些概念,老喻加入了大量故事、研究數據及名句來輔助我們理解,這也提高了《人生算法》的娛樂性及可看性。
UR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4592?sloc=main
Author: 喻穎正
5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