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你目前的所在位置:

《耳聽學習法》閱讀心得|耳聽學習法的 5 大好處

耳聽學習法
上田涉
書
虎吉文化
閱讀
耳聽

《耳聽學習法》在說什麼?

耳聽學習法》是一本在宣揚聽有聲書、聽說書 Podcast 是很棒的學習方式的書。

作者在書中提到,自己原本是一位學渣,但用了耳聽的方式學習各個科目後,他的成績就突飛猛進,並通過各種考試。例如他原本對英文一竅不通,但大量聽英文後,就通過了全日本最難的英文測驗。

耳聽學習法》的作者是一位日本人,叫上田涉。他是日本 Otobank 公司創辦人,也是日本有聲讀物協會常務理事。

耳聽學習法》的大部分內容,都在討論耳聽學習的好處。所以在這篇閱讀心得中,我列出了 5 個我認為值得探討的好處,並附上我的個人觀點。5 個好處分別是「對大腦有益」、「適合語言學習」、「降低大腦負擔」、「讓心理更健康」,以及「增加讀書時間」。


1. 對大腦有益

使用耳聽學習法學習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第一個答案是,「對大腦有益」。如何有益?講的具體一點,其實就是增強記憶力(學習力)。

作者提到,近年來腦科學的研究發現,當人不斷從各種感官輸入資訊時,記憶就會被逐漸增強。也就是說,不僅透過視覺,若還能透過聽覺不斷輸入資訊,記憶力就會提升。另外,在語言能力當中,例如閱讀與聽力這些輸入方面的能力,它們具有互相增益的關係。所以訓練聽力的話,還能加強閱讀能力。

總結來說,並不是單純聽說書 Podcast、聽書 app 或有聲書就能增強記憶力,你還要加上「眼睛閱讀」這個步驟,才能有效增強記憶力。很多人單純就只是聽,聽前和聽後並沒有閱讀文本,如此就很容易忘記聽到的知識。

那麼,具體該如何聽和讀,以增加記憶力?書裡有提到一位名人的例子,日本星野度假村的社長星野佳路。書裡寫道:星野社長親身實踐的學習方式,是在坐車時以 1.5 倍的速度收聽有聲書,若遇到覺得內容有幫助,或句子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會在日後加購紙本書,將自己的感想記在書中,之後再三翻閱。簡單講,星野社長是先透過聽有聲書來輸入資訊,然後再讀紙本書,並在紙本書上輸出資訊。這就是以「聽+讀」增加記憶力的方式,你不會輕易地忘掉書裡的知識。

我自己也曾做過和星野社長一模一樣的事情。不過我不是聽有聲書,而是聽「得到 app」的《精英日課》專欄,這專欄是對岸作家萬維鋼開的,專門解說歐美的最新書(還未有繁體中文版的那種)。總之,你可以直接把它想像成一種說書 Podcast。聽完萬維鋼說書,並等到台灣出版社出了這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後,我就會買來讀。所以一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聽人家說,第二遍自己讀。

我在 2024 年初,就已經先聽萬維鋼說 Adam Grant 的《隱性潛能》(Hidden Potential);同年的秋天,台灣皇冠出版社出了這本書的繁體中文版,並邀請我掛名推薦本書,然後送了一本給我讀。「聽別人說完+自己讀完」後,我確實是對《隱性潛能》的內容有超級深刻的印象,想忘都忘不掉。例如「品格比天賦重要」、「玩俄羅斯方塊可以走出情緒陰影」、「安藤忠雄的侘寂(wabi sabi)」等重要知識點,都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XD

不過,我本身的閱讀習慣是只用眼睛讀,並未包含用耳朵聽。因為我總覺得「用讀的」比「用聽的」快多了,讀書可以一眼就把整頁的文字掃描進眼睛裡,但聽書還要等說書人一字一句唸。所以我比較喜歡讀書,而不是聽書。另一方面,我認為增強記憶力最好的方式,是讀完書後進行輸出(就像我讀完《耳聽學習法》後輸出了這篇閱讀心得),而不是在讀前或讀後聽書。


2. 適合語言學習

使用耳聽學習法學習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第二個答案是,「適合語言學習」。

作者認為,耳聽學習法非常適合用來學習外語,例如英文、韓文、西班牙文等等。因為多聽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其涵義,和只讀字面意義的死背完全不一樣。大家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是如何學會中文的?」答案是,在幼稚園和國小時期時,老師會帶著我們朗讀,朗讀會讀出聲,而你的耳朵會自動接收這聲音,讀著讀著你就理解中文了。所以,想學好英文的話,就要多聽英文;想學好韓文,就要多聽韓文;想學好西班牙文,就要多聽西班牙文。

作者在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自己當時如何靠耳聽學習法學英文。作者在他還是英文菜雞時(連主詞、動詞、受詞都搞不懂),就決定先從「NHK 廣播英語會話」的入門篇著手。他的方法不是先讀理論,而是先憑感覺去理解英文的特徵及與日文的差異。他不斷地聽英文會話和文章、不斷地朗讀,持續一段時間後,雖然意思還不能百分之百掌握,但已漸漸理解其中的規則。

之後英文教科書及參考書上寫的文法等系統,作者也都利用朗讀一一學習。開頭是主詞,接著是動詞⋯⋯,像這類與順序有關的規則,他都利用條理性記起來。由於已先透過聲音讓身體習慣英語的節奏與次序,所以一下子就裝進他的腦袋了。作者表示,這個學習方法最能發揮功效的地方,是在解析文法錯誤的題型。例如問:「請問本篇文章中何處有誤?」當遇到這類考題時,他立刻就能發現單字排列順序哪裡不對。因為透過聲音記住英文的節奏後,要是出現不合拍的地方,身體的雷達就會靈敏地察覺出不對勁。

後來作者覺得自己學有所成,於是參加了慶應義塾大學湘南藤澤校區(SFC)的全英考試,結果高分通過,這在當時是英文測驗難度最高的一所學校。

作為曾經的托福考試準備者(最後沒考過哈),我也有好一段時間是瘋狂聽英文。托福考試總共考四大項目,閱讀、聽力、口說、寫作。除了閱讀之外,其他三個項目都需要有好的英文聽力,所以當時瘋狂訓練聽力。訓練方式是每天瘋狂聽考古題並作答,然後再用考古題成績來量化自己有沒有進步。雖然結果是有進步,但進步幅度有限,大概是花了十分力氣,然後獲得一分回報的感覺。成效不彰的原因,我猜測是當時的自己只有「聽」,並沒有「朗讀」。

唉,有點可惜,如果我早一點讀到《耳聽學習法》,可能就可以通過托福考試了。但是,考過托福的話,我就會出國唸化學博士班了,根本不會創立這個網站和品牌,也不會成為一位知識創作者。算是一種因禍得福吧,我認為知識創作者的工作內容比化學博士班有趣多了哈。


3. 降低大腦負擔

使用耳聽學習法學習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第三個答案是,「降低大腦負擔」。

作者說明,用眼睛讀取文字來學習,和用耳朵聽聲音來學習,相較之下,前者會帶給腦部較大的負擔。一般的讀書方式會經過三道程序,第一道,用眼睛讀文字;第二道,在腦中將文字轉換成聲音;第三道,理解聲音的內容,然後輸入到大腦裡。然而,用耳聽的方式則不需要第一道和第二道程序,只需要第三道程序。總結一下,用眼睛閱讀需要三道程序,而用耳朵聽只需要一道程序。所以,耳聽方式耗費的能量較少,所以可以降低大腦負擔。

舉個較生活化的降低大腦負擔例子。試想,你在讀書時無法做其他的事,但聽有聲書時卻可邊聽邊走路、邊運動、邊開車或邊做其他的事,也就是可以「隨時隨地聽」。因為第一和第二道程序消失了,腦部因為負擔減輕了而有多餘的資源,所以你有辦法邊聽邊做其他事。

以電腦作為例子的話,閱讀就等於是 CPU、記憶體都被 100% 使用,呈現超負荷的狀態,所以當然無法進行閱讀以外的任何工作。但聽書可能只用了 20%,甚至更少,所以可以同時做其他事情。

我很認同作者的「降低大腦負擔」觀點,我自己在聽人家說書時所感受的壓力,確實比自己讀書還要小很多。而且,對方在說書前,肯定是先完整地讀過一遍書,接著再把那些難懂的資訊轉化成較容易理解的形式,最後寫成說書稿並唸給我們聽。所以,聽書肯定是輕鬆許多。是的,我自己就是說書 Podcast 的主持人,我很理解萃取和軟化知識的過程(以及辛酸哈)。

但是!降低大腦負擔不一定是好事!低負擔代表你沒有投入夠多的資源去「深度理解」你聽到的內容,所以會有理解不完全的問題。一旦理解不完全,那麼內容就很容易被忘記或曲解。所以,為了補救,作者才說聽完後要再配上眼睛閱讀,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簡而言之,就是耳聽學習法沒那麼神啦,有利必有害。

我認為啦,人,就是沒辦法同時做複數件以上的事情,就算有辦法,那產出的品質肯定糟糕。所以,邊聽書邊寫報告、邊聽書邊寫部落格文章諸如此類的行為,我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你頂多就是邊聽書邊做不需要動腦的事情,事情例如剛提到的走路、運動、開車。

總結來說,我還是偏好「CPU、記憶體都被 100% 使用」的閱讀,只要讀一遍再加上做筆記,就能完全理解書中內容,根本不需要再花時間聽書。但如果你所在的環境不允許你閱讀,那麼聽書就會是個好選項。


4. 讓心理更健康

使用耳聽學習法學習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第四個答案是,「讓心理更健康」。

作者在書中引用了一個研究。2017 年 9 月,伊朗的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的研究單位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有聲書對高齡者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研究結果認為,有聲書的讀書效果與閱讀療法(Bibliotherapy,又稱書目療法)是相同的。也就是可以減輕壓力安定心緒,甚至有助於降低死亡率

詳細的研究方法是這樣的。研究人員邀請了 60 位退休長者參與,並把他們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的參與者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每週兩次參加有聲書工作坊,每次一小時,共計八次。​研究使用 SCL-90-R 心理健康問卷評估參與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參與有聲書工作坊後,其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改善。

這裡特別跟你科普一下什麼是「閱讀療法」。閱讀療法,是一種心理療法,方法是透過閱讀為人們內心的煩惱引導出解決之道。閱讀療法在英國社會行之有年,2013 年 6 月,英國政府開啟了一項新制度:對精神疾病患者開立的處方並非藥物而是書籍。也就是說,如果你在英國不幸患上精神病,醫治你的醫生會對你說「我開一份書單給你」,而不是「我開一帖藥給你」。當然,台灣沒有這個制度,但如果你想多瞭解該療法的話,你可以閱讀《療癒身心的書目療法》這本書。

「讓心理更健康」這項好處,是《耳聽學習法》全書唯一一個有科學證據支持的好處,所以你可以特別把它記下來,然後推薦家人、長輩聽有聲書。

關於剛剛的伊朗研究,我後來深入瞭解了一下,發現聽有聲書帶來的正面影響,還包含了「降低攻擊性」(閱讀也可以)。我老實跟你分享,國高中、大學時期的我,攻擊性是非常高的,在路上會跟人吵架那種,而且都是由我挑起,甚至和朋友談話時一言不合就開嗆。總之,那段時期我活像個 8+9,個性相當衝。直到升上碩士,開始讀了點書,才變得比較溫和。所以,閱讀是真的能夠修身養性。不過我認為修的效果有限,沒辦法把自己完全變成零攻擊性的人,例如我走在路上遇到邊走邊抽菸的人,我會忍無可忍地大聲嗆他「幹 0 糧菸蟲」(當然只挑比我瘦弱的嗆哈)。

這部分也可以談到我對閱讀與人性的看法。我相信中國古代荀子說的「人性本惡」,也就是相信人與生俱來本無道德,若放縱情慾不加節制,將互相仇恨和鬥爭。而我也相信自己的本性是惡,絕不是善。當然,「惡」無法在現代社會上順利生存,所以我們得藉由閱讀,把「惡」這個犄角磨的平滑一點,以讓自己離「善」更近一步。所以我認為,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什麼增加知識、增加內涵,而是為了變的善良、不作惡。簡而言之,讀書是為了知道怎麼當個好人。

然而,讀書、聽有聲書,可以幫助心理變得健康、降低攻擊性,讓自己變得像一位好人。


5. 增加讀書時間

使用耳聽學習法學習有什麼好處?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第五個答案是,「增加讀書時間」。

作者表示,聽有聲書可以增加讀書時間,因為聽書 app 通常會有「暢聽方案」,也就是付一定的價錢後,你能在特定的時間無限聽,而你會想把花出去的錢給賺回來,所以就會瘋狂閱聽,讀書時間就自然而然增加了。這就像你去吃饗食天堂一樣,付一定的價格,然後你就會想著吃回本,結果就是狂吃猛吃,吃爆。關於無限暢聽,我們台灣的 Readmoo 讀墨有推出暢聽方案,一年 1,299 元;博客來也有推出類似方案。不過,目前台灣所有暢聽方案的書目相當少,通常只有暢銷、經典書才聽的到,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當然,作者說聽有聲書可以增加讀書時間,並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有理有據的。2021 年,Otobank 曾對 audiobook.jp 用戶進行「有聲書使用傾向」調查,結果發現,開始使用有聲書之後,約四成的人表示「接觸書籍的機會增加了」,且讀書時間比使用前平均增加了 1.7 倍。具體來說,使用有聲書前的每週讀書時間是 1.7 小時,使用有聲書後的讀書(聽書)時間上升至 3 小時!

除了「想要聽回本的心態」可以增加讀書時間之外,我認為「較輕的大腦負擔」也可以。你想,就因為聽書對大腦來說沒什麼負擔,所以你可以邊走邊聽、邊運動邊聽、邊開車邊聽、邊做家事邊聽、邊通勤邊聽,這都會讓讀書時間增加。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一位北飄青年,每 1.5 個月會回台中一次,而我都選擇客運作為交通工具,客運從「台北轉運站」到「台中朝馬」少說要兩個小時,這兩小時我會用來聽萬維鋼說書,等於是賺了兩小時的讀書時間。

不過,我認為「增加讀書時間」不一定能夠「獲得啟發」(比如獲得如何當個好人的啟發哈)。讀書嘛,有得到啟發、產生個人觀點,才是最有價值的。如果一個人的讀書時間超巨量,但沒獲得任何啟發,單純只是聽爽的,那麼聽書這件事就完全沒有價值。你不如把耳機摘下來、把聽書 app 刪掉,去打電動、滑手機調劑身心,這還比較有價值。

我曾經看過一則很搞笑的新聞,新聞內容是,某間吃到飽火鍋店裡的客人因為想吃回本,所以他挖了一堆哈根達斯冰淇淋,並全部丟到熱鍋裡融化,把冰淇淋融化成糖水,然後再喝掉。這是他覺得最能吃回本的方法。這根本是超白癡、超好笑、超沒有意義的行為,因為你吃冰淇淋的目的就是體驗它融化前的口感啊,融化後還怎麼體驗。那麼,那些無腦聽書,一味追求高讀書時間的人,是不是就和那位火鍋吃到飽的客人一樣?


寫在最後

老實說,我對《耳聽學習法》這本書的負評居多,因為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耳聽學習的好處大部分都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很像在自說自話。講難聽一點,就是很像邪教教主在推銷自己的宗教有多好一樣。我在這篇閱讀心得列出來的 5 個好處,已經是我自己較能接受的了。

另外,作者在證明耳聽學習有多好的時候,從來都不是正面證明,而是用「閱讀」 和「閱讀+耳聽」的條件去證明耳聽比較好(後者效果較好)。 不是啊,為什麼你不直接證明「耳聽」比「閱讀」好?這樣大家更能被你說服啊。原因就在於,「閱讀」的效果就硬是比「耳聽」還要好,這是鐵錚錚的事實。總結一下,各種方式的學習效果是這樣:「閱讀+耳聽」>「閱讀」>「耳聽」。

不過不怪作者啦,他自己就是搞有聲書平台的,靠這個在賺錢的,他當然要瘋狂宣揚耳聽學習法的好處,以此將利益最大化。而我也希望未來有研究這方面的科學家(務實、不亂吹),能寫出一本耳聽學習法真正的好處,有科學證據支持的那種。

耳聽學習法》提到很多次「有聲書」、「聽書app」、「說書 Podcast」等字眼,因為這些都可以作為耳聽學習的材料。如果你想尋找本土且適合自己的「聽書app」和「說書 Podcast」,歡迎閱讀以下兩篇文章,這兩篇提到的 app 和節目都是我親自聽過並統整過的,肯定能找到你喜歡的。

(延伸閱讀:聽書app推薦|29 個優質的聽書app一次看,附上個人最愛 Top 3

(延伸閱讀:說書 Podcast 推薦|51 個優質的中文說書 Podcast 一次看

和耳聽學習有關的書,台灣還有出版一本書叫《耳讀學習法》,你也可以參考看看。

(延伸閱讀:《耳讀學習法》閱讀心得|推薦你用耳朵聽書的 5 大理由

最後,推薦《耳聽學習法》給平常就喜歡聽說書的人閱讀。如果你習慣用眼睛看紙本書或電子書,不習慣用聽的話,那麼這本書就不適合你,你應該會讀到火大。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關於作者

書評網站《進化村》、線上學習網站《進化村學院》、Podcast《村長說書》、IG《村長的閱讀基地》主理人。

除了分享心得筆記之外,也分享如何經營「閱讀個人品牌」,實現閱讀變現

免費訂閱《持續有料》電子報,每兩週可獲得……

好書精華

+

閱讀變現閱讀個人品牌經營

or

我對無解難題的觀點

訂閱即可獲得 ⭣ ⭣ ⭣
IG閱讀帳發文前檢查表電子書 施定男 村長 進化村 村長的閱讀基地 持續有料電子報
幫助你輕鬆提升貼文觸及率!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與村長互動 🤗

訂閱電子報
獲得電子書!
IG閱讀帳發文前檢查表電子書 施定男 村長 進化村 村長的閱讀基地 持續有料電子報
輕鬆提升貼文觸及率!
訂閱電子報
獲得電子書!
IG閱讀帳發文前檢查表電子書 施定男 村長 進化村 村長的閱讀基地 持續有料電子報
輕鬆提升貼文觸及率!

免費訂閱《持續有料》電子報,每兩週可獲得……

好書精華

+

閱讀變現閱讀個人品牌經營

or

我對無解難題的觀點

訂閱即可獲得 ⭣ ⭣ ⭣
IG閱讀帳發文前檢查表電子書 施定男 村長 進化村 村長的閱讀基地 持續有料電子報
幫助你輕鬆提升貼文觸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