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心態》在說什麼?
《高手心態》最主要在談的內容是,在技術不斷進化的時代,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或拋棄什麼樣的心態,才能安然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即使現在是 2024 年,許多人還是帶著舊時代的心態在過生活,比如農業時代,也可能是石器時代。一旦這樣的人遇到了事與願違的事,他們的心態恆很容易崩塌,進而怨天尤人,從此過的消極。
先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應該會列入我的 2024 的最有料書單中。
本書作者是 萬維鋼,他是「得到」App 訂閱專欄「精英日課」主講者。他擅長以說故事的方式,將複雜的思想轉化為新奇有趣、易於理解的知識。更堅持以「當前科學理解」來討論每個主題。
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 4 個我們應該要拋棄的心態,分別是「拋棄有錢就善良的心態」、「拋棄適應世界的心態」、「拋棄被 AI 取代的心態」、「拋棄對未來樂觀心態」。
但在分享之前,我得先和你解釋一下,《高手心態》這本書的書名中的「高手」,究竟是什麼意思。
1. 「高手」的定義是什麼?
「高手」在這本書裡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不只是這本書,萬維鋼還出版了六本高手系列作,分別是《高手思維》、《高手學習》、《高手賽局》、《高手決斷》、《高手相對論》、《高手量子力學》。
(延伸閱讀:《高手賽局》閱讀筆記|3 個問答,讓你更懂何謂賽局理論)
出版了那麼多本「高手」書,「高手」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賺很多錢的人嗎?是富二代嗎?是世界首富嗎?是智商很高的人嗎?是有政治權力的人嗎?
萬維鋼說,都不是。
他說,高手,就是擁有「自我驅動」和「複雜思考」能力的人。
我們先來談自我驅動。
自我驅動的意思是,你有內在驅動力,你做一件事不是為了父母,不是為了升職加薪。你奮鬥,是因為你有遠大的目標,你有偉大的使命,你想要改變世界。
歷史上最有自我驅動能力的人,大概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達文西。
達文西當時不顧別人眼光,他只做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那件事就是畫天使,而且他還發下宏願說要畫到最好。
為了讓自己畫出來的天使翅膀有高度真實性,達文西還跑去市場買鳥回家觀察,他邊觀察邊畫,反覆畫了無數遍,最後畫出來的天使翅膀就像真的長在天使身上一樣,好像真的能飛。
像達文西這類的人,他們只對自己的使命負責,不受任何外力限制、不屑於取悅任何人。
這樣的人,你說他是不是高手?
好,我們談完了自我驅動,現在換談高手的另一個能力,複雜思考。
複雜思考的意思是,你有自己的見解、你有自己的思考,你擺脫了大眾思維,你有辦法深入分析複雜的局面,而且擬定出策略。
這樣的人不隨波逐流、不從眾,他的思考、決策都是特立獨行的,是複雜的,所以他的行為沒有辦法被大數據預測。
一旦行為沒辦法被大數據預測,就表示這個人是獨一無二的,沒辦法被機器人取代。
所以有複雜思考能力的人,沒辦法被機器人取代。這樣的人就是高手。
我們來總結一下,《高手心態》這本書書名中的「高手」,指的就是有自我驅動和複雜思考能力的人。
接下來我要和你談談,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應該要拋棄的四個過時心態。我們先從「拋棄有錢就善良的心態」開始。
2. 拋棄有錢就善良的心態
「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很善良。」這句話出自於電影《寄生上流》的台詞。
這句話透露出一個訊息,那就是有錢人是善良的,是有道德的。
真的是這樣嗎?有錢人比普通人更有道德嗎?
不,有錢人相較於普通人,其實是更自私、更沒有道德的,我們來看看一個 2012 年發表的研究。
心理學家保羅.皮福(Paul Piff)為了想知道哪種人比較有道德,所以他在舊金山灣區的一個十字路口做了個有趣的統計。
加州的法律規定,車子必須禮讓行人,而十字路口上後到的車又必須禮讓先到的車。皮福想知道哪些車會老老實實停下來禮讓,哪些車會能搶就搶。
皮福把車子的豪華程度分為五等,結果發現,最低等的車是最遵守交通規則的,他們禮讓行人、禮讓先到的車;而最高等、最豪華的車最不守規矩,他們完全沒在禮讓的,能搶快就搶快,能衝則衝。
統計結果相當明顯,開好車的有錢人更自私、更沒有道德。
光靠一個統計結果可能無法讓你信服,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研究,一樣是皮福做的研究。
皮福這次找來了一百多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大學生,並在實驗前調查了他們的經濟背景。在實驗進行時,皮福向他們講述了八種日常生活的不道德表現,然後問他們,你有沒有可能做出一樣的事情。
日常生活的不道德表現包括了:在打工的餐廳偷吃東西、把學校的影印紙帶回家、買咖啡不還多找的錢等等。
實驗結果發現,經濟較優渥的大學生更容易做出這些不道德的事。
好,以上兩個研究都證明了,有錢人比普通人更自私、更沒有道德,那我們要怎麼解釋這樣的現象?
我曾在丹尼爾.高曼的《專注的力量》這本書讀到一個解釋。他說,有錢人之所以自私、沒有道德,是因為他們有豐厚的資源,所以可以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但普通人就不一樣了,普通人資源有限,必須透過互相扶持、依賴,才有辦法持續生存。
(延伸閱讀:《專注的力量》閱讀筆記|超商店員的注意力,可能是世界最強)
我講個具體的例子。以照顧幼兒來說,有錢人外出工作時,可以直接花錢找個金牌保母來幫他照顧小孩。但普通人請不起保母,所以必須找親人、好友來幫忙帶小孩,久而久之,普通人就有了互相幫助的精神。
理解了皮福的研究和現象的解釋後,我們再回頭看一次電影《寄生上流》的台詞,「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很善良。」
這句話的論點,根本站不住腳,因為沒錢的普通人其實更善良、更有道德,所以你應該要拋棄「有錢就善良」的心態。
3. 拋棄適應世界的心態
適應世界是什麼意思?就是社會要求你要有什麼樣的技能,你就去學相對應的技能。
比如社會很需要電路工程師,那麼你就會跑去念跟電路相關的科系,畢業後當一位電路工程師,以符合社會的期待。
高中考大學的學測也是同一回事,社會規定你要考幾分才能進一所大學,你就努力考到對應的分數。
有的企業家的思維也跟那些考大學的高中生一樣,他們緊跟市場需求,揣摩消費者心理,看看大眾需要什麼,我再來生產什麼。
以上舉例,就是「適應世界」的心態,而你應該拋棄這樣的心態。萬老師表示,人們習慣「適應世界」的心態,是因為現代的「奴隸教育」所造成的。
奴隸教育的精神是什麼?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好東西」,然後期待別人來欣賞你。外界喜歡什麼,我就變成什麼。永遠都是讓自己去適應別人,而不敢讓別人來適應我,因為這樣才能進名校、進好公司、得到好工作。
適應世界來讓自己進名校、進好公司、得到好工作,這樣不好嗎?這樣不優秀嗎?萬老師說不好,因為這樣是被動的,你總是讓別人來選擇你。
萬老師更進一步表示,這樣的確很優秀,但還有比優秀更高一階的存在,那就是「卓越」。如果想成為卓越的人,就必須像達文西那樣,不顧別人眼光,只做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然後讓世界來適應你。
那麼歷史上除了達文西,還有誰的作為也符合「讓世界來適應自己」?
最經典的例子應該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福特生長在馬車時代,但它認為馬車還不是最快、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所以他發明了汽車,最後也成功讓全世界的人都適應了汽車。
福特有句名言是這樣的:「如果我當初是透過問別人想要什麼才去發明什麼,他們只會告訴你他們想要跑得更快的馬。」
如果福特當初的選擇是適應世界的話,那麼他就拿不到汽車大王這個稱號了,他的名字可能也沒辦法流傳到現代。
所以,如果你不只想停在優秀階段,而是想進一步成為卓越的人,那麼你就得拋棄「適應世界」的心態,並養成「讓世界來適應自己」的心態。
4. 拋棄被 AI 取代的心態
中國的某研究團隊在 2019 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內容是說,當時間來到 2049 年,有 35.8% 的工作種類會被 AI 給取代。
近年來我也常在論壇上看到網友發問,問說未來到底有哪些工作是不會被取代的。
大家好像都很著急、很害怕,覺得自己的工作在明天就不保了一樣。
但萬維鋼一點都不害怕,他說,你不可能會被 AI 取代,至少近幾十年都無法,因為 AI 其實沒有人們想的那麼厲害,現在的 AI 研究甚至遇到了瓶頸,很難突破。
確實,近幾年有德國人重新計算過,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種類並沒有 35.8% 這麼高,真正的數字其實是 9%。你看,差了好幾倍。
要理解 AI 為什麼無法取代你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自動提款機(ATM)的例子。
在 ATM 被發明以前,人們都是透過銀行裡的服務人員來存錢和領錢。但當 ATM 被發明出來,準備要進駐銀行的時候,大家都在想一件事——服務人員是不是要沒工作了。結果根本沒有,服務人員照樣還是能在銀行裡工作,他們並沒有被裁員。
因為 ATM 取代的工作是存錢和領錢,這是 ATM 的能力上限,再複雜、再人性化的服務 ATM 就沒辦法處理了,比如為你介紹和推銷理財產品。介紹和推銷,這樣的人性化服務恰恰成為了服務人員的新工作。
再舉個例子,民視新聞台在 2023 年弄了個 AI 主播"敏熙"來報新聞,那原本的真人主播失業了嗎?沒有,只是工作性質改變了,真人主播改去做更需要創造力的事情,比如專題製作和節目主持。
從 ATM 和新聞主播的例子中我們可以得知這樣的訊息:自動化機器並不會完全取代人類,而是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性質,比如從「藍領工作」轉變成「白領工作」,從「生產領域」轉變成「行銷領域」。
另一個 AI 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原因是,AI 無法在當下做出良好的判斷。
沒辦法做出良好判斷,是因為 AI 都是透過被餵食過往的資料在訓練的,所以它有「歧視」的特性。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美國的統計資料表明黑人的犯罪率更高,那麼當 AI 在判斷嫌疑犯犯罪的可能性的時候,黑人一定吃虧。但如果換成是人類警員在做這件事,他肯定能從現場的蛛絲馬跡做出更好的判斷,不會總是冤枉黑人。
如果一個男人站在廚房裡,那麼 AI 有很高的機率會把他識別成女人,因為對大數據來說,女人站在廚房裡的可能性更大。
2016 年有一輛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誤把前方的白色卡車判定成天上的白雲,因此發生車禍,釀成死亡。
以上就是 AI 的「歧視」特性,也是 AI 目前的侷限性,要突破的話,很難,因為要餵食超級大量的資料,這數量已經大到不切實際了。
所以,拋棄「被 AI 取代」的心態吧,你仍然很有價值的。
5. 拋棄對未來樂觀的心態
這裡要講的不是勸你「未雨綢繆」這種陳腔濫調,而是有統計、有根據的學說。
我們先來談談股市。台灣的股市是從 1962 年開始,大盤指數從一千點、兩千點,慢慢突破到現在的兩萬點。
以這樣的趨勢來看,你可能會持續看好股市,覺得未來會再持續攀升。所以大家很推薦買市值型的 ETF,比如 0050,覺得買起來放著一定能持續漲。
再來換談談摩爾定律(Moore’s Law),這個定律是說,一塊晶片裡的電晶體數目透過設計和研發,會隨著每 18 個月增加一倍,而半導體工業也很爭氣地緊跟摩爾定律,晶片工藝確實穩穩地在進步。
綜合以上提到的股市和半導體,我們對未來是樂觀的,我們習慣了經濟不斷成長,我們習慣了生活過得愈來愈好。
但你有想過嗎?世界沒有義務是這樣的。
以半導體作為例子,從 1971 年到 2014 年,人類為了讓電晶體數目維持摩爾定律穩定成長,半導體工業投入了愈來愈多的人力在研發上。在這 43 年之間,研究者人數擴大了 18 倍!
這說明什麼?說明了讓電晶體數目翻倍的成本愈來愈高,然而現在是 2024 年,研究人數不知道又擴大到幾倍去了。
難怪現在台灣好幾間大學開始在搞「半導體學院」,為的就是補足研究人力的缺額。
其實不只有半導體工業遇到研究成本上升的困境,製藥業也遇到了。
製藥業有個著名的「Eroom 定律」,它是把摩爾定律的「Moore」反過來寫,這個定律是說:從 1950 年以來,研發一種新藥的成本,每九年會翻一倍。要是按照這個趨勢走下去,我們最後肯定沒辦法研發新藥。
從半導體工業和製藥業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理解到,「研發」在未來會愈來愈難做,投入了大量成本,但成果也就那樣。
能靠低成本取得好成果的時期,是最一開始的時候。
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是一位世界總統,你要提升各國兒童的學習水準,請問你要先提升哪一國,比較能以低成本獲得巨大成果?
答案是非洲,因為你只要給他基本的營養和教科書,就能大幅提升他們的學習水準。然而其他先進國家的兒童已經有營養、有教科書了,他們需要的是好老師。而請一位好老師的成本,比基本營養和教科書還貴,而且這還不保證能提升學習水準。
這給了我一個啟示,未來要創業的話,一定要選一個未開發的領域,也就是「藍海策略」。開發藍海,而不是在紅海中往死裡幹。
而我也真的正在這麼做,全台灣只有我在教怎麼經營「閱讀個人品牌」吧。等我,課程快準備好了!
寫在最後
我得承認,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高手心態》,我花了整整兩個禮拜細讀這本書兩遍,每一遍都有新的啟發,所以我對這本書的心得是極度正面的!滿分五顆星我給十顆那種。
整本書讓我得到最多啟發的部分,是「拋棄對未來樂觀的心態」,裡頭提到的半導體工業和製藥業的故事給我相當大的衝擊,因為我曾經差點踏進半導體工業,呼~真是好險!
我會這麼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應該是我和萬維鋼是同一類人,都是理科出身,論事講求有證據、有數據、有科研。還有另一個原因是萬老師實在太會說故事,是我效仿的對象。我做為一位說書人,一直都想用簡單好懂的角度來闡述一本書,而說故事就是最好的方法。
我目前讀過萬老師的《高手賽局》和《佛畏系統》,也都相當有收穫、有啟發,接下來也要把其他本高手系列讀完。
(延伸閱讀:《佛畏系統》閱讀筆記|打造系統,你的人生不會失敗)
最後,推薦《高手心態》給所有想讀到有證據、有數據、有科研的讀者們,保證你會受到巨大的啟發。
高手心態
《高手心態》一書由萬維鋼撰寫,提倡在技術迅速進步的時代中,必須拋棄過時的心態以迎接未來的挑戰。萬維鋼建議我們拋棄「有錢就善良」、「適應世界」、「被AI取代」以及「對未來樂觀」的心態,並強調自我驅動和複雜思考的重要性。《高手心態》不僅提供了面對未來的策略,也把許多深奧的思想轉化為有趣好懂的知識。
UR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2451
Author: 萬維鋼
5
Pros
- 巨大啟發
- 故事有趣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