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心得結尾是什麼?
閱讀心得結尾,或稱心得結尾,指的是一篇心得最後面、最尾部的部分。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如何寫?)
閱讀心得結尾可以寫什麼?
閱讀心得結尾,可以寫以下 9 項資訊:
- 對這本書的簡短感想
- 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
- 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 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你認為該提的
- 作者的筆法
- 作者的其他本書
- 延伸書籍推薦
- 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 金句(名言佳句)
請注意,並不一定要把 9 項資訊全寫進心得結尾裡,你可以只寫其中 4 項,或 6 項,隨你高興。但我以自己來說,我都會寫至少 4 項。
在心得結尾裡寫這些資訊,是為了分享自己的看法,是為了幫助讀者複習,是為了延伸更多有用的資訊。
1.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
⽤⼀到兩句話,寫出對這本書的主觀感想。
記住,一定要主觀喔!因為開頭和中段幾乎都是書中作者的意見,所以結尾要換你發表自己的意見。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對這本書的簡短感想」範例:
🔥 《線上課程⼤全》範例
因為⾃⼰即將做課,所以我很仔細地研讀《線上課程⼤全》,讀完發現,這本書把做線上課的 know-how 講得相當清楚且有邏輯。
🔥 《⼯作的本質》範例
我相當喜歡《⼯作的本質》這本書,我給它五星好評!樊登出品,果然就是品質保證。這本書除了認真談如何⼯作,它也帶給我智識上的樂趣。
2. 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
⽤⼀到兩句話,寫出「讀前預測」和「讀後打臉」。
撰寫這項資訊的用意,是藉由對比的⽅法,讓讀者對書中內容的印象更深刻。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範例:
🔥 《線上課程⼤全》範例
還沒讀書前,我預判書中會談到「去除冒牌者症候群,勇敢做課」或「如何從⼩⽩變講師」等內容。但我錯了,這本書不跟你談這些 543,⽽是直接把你預設為⼀位某領域的專家,並教你做出⼀堂紮實⼜有料的線上課。
3. 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到兩句話,寫出你從書中學到最多的部分。
你學到最多的部分,可能也是讀者最想學的部分。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範例:
🔥 《線上課程⼤全》範例
我認為⾃⼰從「知識⼩課」的篇幅學到最多,可能是因為我本來就打算這麼做,所以讀的特別仔細;也可能是因為做「知識⼩課」的⾨檻較低,很適合我這樣的做課⼩⽩。
🔥 《⼯作的本質》範例
我在這本書中學到最多的部分是「創業者要有什麼樣的思維」。樊登引⽤了《從零到⼀》這本書裡的創業思維,也就是我在第 4 點提到的「專利技術」,覺得很有啟發,未來也會去讀讀這本書。
4. 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你認為該提的
如果你博覽群書,對某個領域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那麼你就可以揪出這本書應該要提、但它沒有提的內容。
因為這個部分要秀出你的專業知識,所以篇幅可以寫多⼀點、⻑⼀點。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你認為該提的」範例:
🔥 《線上課程⼤全》範例
講這麼多,為什麼要做線上課?關於這點,書中沒有具體解釋,但我有⾃⼰的答案,請容我嘮叨幾句。
要做線上課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反脆弱的商業結構」,意即成本有底線,收益卻沒有上限。更具體的意義是,即便你虧本,也不會⼀直虧下去,最多虧⾄成本底線;但你可以不停地賺錢,不會出現明顯的天花板。
製作線上課有兩個成本,拍攝的時間成本和維護課程網站的⾦錢成本。就時間成本來說,你只需要花費⼀次的拍攝時間;就⾦錢成本來說,你只需要每年花固定費⽤,就能確保課程網站的品質良好。你看,這不就是「成本有底線」嘛。
你可以把錄好的線上課,賣給所有有需要的⼈。然⽽「有需要的⼈」是幾個⼈?無上限。你可以透過宣傳、教育等⼿法,把原本不需要的⼈轉變為有需要的⼈。你看,這不就是「收益沒有天花板」嘛。
5. 作者的筆法
⽤⼀到兩句話,介紹作者在這本書中的筆法是什麼樣⼦,是簡單好懂?幽默風趣?故事精彩?還是艱澀難懂?
撰寫這項資訊的用意,是可以幫助讀者選書。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作者的筆法」範例:
🔥 《⼯作的本質》範例
其實書中的所有章節都很精彩,沒什麼尿點,樊登的筆法就是⽤⼤量簡單好懂的故事去昇華觀點,⽽不是直接把冷冰冰的觀點硬塞到你腦袋裡。
6. 作者的其他本書
⽤⼀到兩句話,介紹作者的其他本書。
⽬的是幫助讀者更認識作者。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作者的其他本書」範例:
🔥 《⼯作的本質》範例
除了《⼯作的本質》這本書,我還讀過樊登的《讀懂⼀本書》和《低風險創業》,這兩本我也相當推薦,書裡也都有滿滿的精彩故事。
7. 延伸書籍推薦
如果你讀過或聽過同主題的其他本書,且覺得值得推薦給讀者的話,那麼就⼤⽅地把書名分享出來吧!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延伸書籍推薦」範例:
🔥 《線上課程⼤全》範例
回到正題,以台灣⽬前的書市來說,似乎較少與「製作線上課」有關的書籍,我只知道去年⼀⽉商周出版了《每個⼈都能打造線上課!》⼀書,但我沒讀過。
🔥 《⼯作的本質》範例
說到推薦的書,有關⼯作的,我另外推薦三本,《⾼績效⼼智》、《影響⼒習慣》和《夠好的⼯作》。前兩本主要教你怎麼把⾃⼰的⼯作做的更好;如果你近期在⼯作上感覺到痛苦,最後⼀本就很推薦你,它主要在談⼯作使我們痛苦的原因,也給出了非常詳實的科學證據與研究數據。
8. 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在一篇閱讀心得結尾裡,我們要作為媒⼈,幫助讀者與書媒合。當然,也要幫助另⼀部分的⼈避坑。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範例:
🔥 《線上課程⼤全》範例
最後,推薦《線上課程⼤全》給所有講師或已有⼀⾝專業技能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降低做課⾨檻,並加速拓展商業版圖。但如果你還不是某領域專家的話,這本書對你幫助可能有限,先努⼒把⾃⼰弄成專家再來翻開這本書吧。
🔥 《⼯作的本質》範例
最後,推薦《⼯作的本質》這本書給「想在⼯作上有更亮眼表現的朋友們」,也推薦給「正要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更推薦給「想要創業的朋友們」,書裡的答案肯定有辦法滿⾜你,就算沒被滿⾜,書裡還有「14 本推薦書單」等著你!
9. 金句(名言佳句)
讀者可能因為你寫的心得篇幅太長,導致最後讀完什麼都記不得。這時就得在心得結尾附上簡短的金句(名言佳句),讓讀者能夠記住這本書的精髓。
以下與你分享我自己寫的「金句」範例:
🔥 《⼯作的本質》範例
「專利技術才是創業成功的根本,模仿別人永遠只能當老二。」
閱讀心得結尾怎麼寫?
所以,閱讀心得結尾怎麼寫?
很簡單,就是把前文提到的 9 項資訊中的 4-7 項組合起來,就能寫出貫通主軸、能幫助到讀者的心得結尾。
不把 9 項資訊全寫進去的原因,是這麼做會導致心得結尾字數過多、長度過長。
再複習一遍,9 項資訊如下:
-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
- 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
- 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 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你認為該提的
- 作者的筆法
- 作者的其他本書
- 延伸書籍推薦
- 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 金句(名言佳句)
所以,閱讀心得結尾的寫法可以是以下幾種。
-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作者的筆法」+「作者的其他本書」+「金句」
-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作者的筆法」+「延伸書籍推薦」+「金句」
總而言之,透過排列組合,心得結尾的寫法至少有 372 種!
接下來的篇幅,我會分享自己寫的「閱讀心得結尾範例」。
閱讀心得結尾範例
《線上課程⼤全》範例:共寫了 6 項資訊
6 項資訊為:
-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
- 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
- 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 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你認為該提的
- 延伸書籍推薦
- 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 《線上課程⼤全》範例
因為⾃⼰即將做課,所以我很仔細地研讀《線上課程⼤全》,讀完發現,這本書把做線上課的 know-how 講得相當清楚且有邏輯。(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
還沒讀書前,我預判書中會談到「去除冒牌者症候群,勇敢做課」或「如何從⼩⽩變講師」等內容。但我錯了,這本書不跟你談這些 543,⽽是直接把你預設為⼀位某領域的專家,並教你做出⼀堂紮實⼜有料的線上課。(還沒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及讀後打臉)
我認為⾃⼰從「知識⼩課」的篇幅學到最多,可能是因為我本來就打算這麼做,所以讀的特別仔細;也可能是因為做「知識⼩課」的⾨檻較低,很適合我這樣的做課⼩⽩。(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講這麼多,為什麼要做線上課?關於這點,書中沒有具體解釋,但我有⾃⼰的答案,請容我嘮叨幾句。(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我認為該提的)
要做線上課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反脆弱的商業結構」,意即成本有底線,收益卻沒有上限。更具體的意義是,即便你虧本,也不會⼀直虧下去,最多虧⾄成本底線;但你可以不停地賺錢,不會出現明顯的天花板。(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我認為該提的)
製作線上課有兩個成本,拍攝的時間成本和維護課程網站的⾦錢成本。就時間成本來說,你只需要花費⼀次的拍攝時間;就⾦錢成本來說,你只需要每年花固定費⽤,就能確保課程網站的品質良好。你看,這不就是「成本有底線」嘛。(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我認為該提的)
你可以把錄好的線上課,賣給所有有需要的⼈。然⽽「有需要的⼈」是幾個⼈?無上限。你可以透過宣傳、教育等⼿法,把原本不需要的⼈轉變為有需要的⼈。你看,這不就是「收益沒有天花板」嘛。(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我認為該提的)
回到正題,以台灣⽬前的書市來說,似乎較少與「製作線上課」有關的書籍,我只知道去年⼀⽉商周出版了《每個⼈都能打造線上課!》⼀書,但我沒讀過。(延伸書籍推薦)
最後,推薦《線上課程⼤全》給所有講師或已有⼀⾝專業技能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降低做課⾨檻,並加速拓展商業版圖。如果你還不是某領域專家的話,這本書對你幫助可能有限,先努⼒把⾃⼰弄成專家再來翻開這本書吧。(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作的本質》範例:共寫了 7 項資訊
7 項資訊為:
- 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
- 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 金句
- 作者的筆法
- 作者的其他本書
- 延伸書籍推薦
- 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 《⼯作的本質》範例
我相當喜歡《⼯作的本質》這本書,我給它五星好評!樊登出品,果然就是品質保證。這本書除了認真談如何⼯作,它也帶給我智識上的樂趣。(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
我在這本書中學到最多的部分是「創業者要有什麼樣的思維」。樊登引⽤了《從零到⼀》這本書裡的創業思維,也就是我在第 4 點提到的「專利技術」,覺得很有啟發,未來也會去讀讀這本書。(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
「專利技術才是創業成功的根本,模仿別人永遠只能當老二。」(金句)
其實書中的所有章節都很精彩,沒什麼尿點,樊登的筆法就是⽤⼤量簡單好懂的故事去昇華觀點,⽽不是直接把冷冰冰的觀點硬塞到你腦袋裡。(作者的筆法)
除了《⼯作的本質》這本書,我還讀過樊登的《讀懂⼀本書》和《低風險創業》,這兩本我也相當推薦,書裡也都有滿滿的精彩故事。(作者的其他本書)
說到推薦的書,有關⼯作的,我另外推薦三本,《⾼績效⼼智》、《影響⼒習慣》和《夠好的⼯作》。前兩本主要教你怎麼把⾃⼰的⼯作做的更好;如果你近期在⼯作上感覺到痛苦,最後⼀本就很推薦你,它主要在談⼯作使我們痛苦的原因,也給出了非常詳實的科學證據與研究數據。(延伸書籍推薦)
最後,推薦《⼯作的本質》這本書給「想在⼯作上有更亮眼表現的朋友們」,也推薦給「正要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更推薦給「想要創業的朋友們」,書裡的答案肯定有辦法滿⾜你,就算沒被滿⾜,書裡還有「14 本推薦書單」等著你!(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
其他閱讀心得結尾範例
以上兩個心得結尾範例,都是我「親自」撰寫的。這裡,我再進一步推薦 3 個「別人」寫的給你參考。
點擊以下網站連結,就可以閱讀別人寫的心得結尾範例了。
除此之外,這裡再特別推薦一個有專門在談心得結尾的網頁 PDF,名叫「淺說怎樣寫心得報告」。作者在 PDF 裡提出 4 個心得結尾方法,與我這篇文章提的方法不太一樣,大家可以多方參考。
常見問題
1. 閱讀心得結構該是什麼樣子?
一篇閱讀心得的結構,有三大部分:「開頭」、「內文」和「結尾」。
開頭,主要分享一本書的相關書訊;
內文,主要詳細分享書裡的內容;
結尾,主要分享自己對一本書的看法。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的相關書訊怎麼寫?掌握 7 資訊,立即學會寫相關書訊)
2. 閱讀心得開頭怎麼寫?
閱讀心得開頭,可以寫以下 4 項資訊:
- 相關書訊
- 閱讀動機
- 問題或假設
- 數據或現象
請注意,並不是要你把 4 項資訊全寫進心得開頭裡,你只要寫兩項即可,也就是寫「相關書訊+另外三項任一項」。
這樣寫的話,讀者讀完你的心得開頭時,就會忍不住想往下讀。
更詳細的心得開頭寫法,我寫在以下文章裡,歡迎點閱學習。
(延伸閱讀:閱讀心得開頭怎麼寫?3 個心得開頭範例分享,以及撰寫教學)
3. 哪裡可以看更多閱讀心得範例?
網路上有許多專門寫閱讀心得的網站,例如「進化村」、「閱讀前哨站」和「讀書e誌」。這些網站裡有相當多的閱讀心得範例。
當然,心得網站不是只有這些,甚至是破百個。如果你想逛更多心得網站,或看更多心得範例,以下文章我為你整理了 105 個網站,讓你看爆!
(延伸閱讀:讀書心得分享去哪看?105 個讀書心得分享網站整理給你!)
結語
最後幫你複習「閱讀心得結尾可以寫什麼」和「閱讀心得結尾怎麼寫」。
結尾,可以寫的內容包含了 9 項資訊,即「對這本書的簡短且主觀的感想」、「讀書前對內容的猜想,以及讀後打臉」、「從書中哪部分學到最多」、「書裡沒提到的內容,但你認為該提的」、「作者的筆法」、「作者的其他本書」、「延伸書籍推薦」、「這本書適合誰、不適合誰」,以及「金句(名言佳句)」。
心得結尾怎麼寫?答案是,從以上 9 項資訊中,挑出 4-7 項組合起來,就能寫出貫通主軸、能幫助到讀者的心得結尾。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閱讀「兩則閱讀心得結尾範例」,進一步觀摩結尾怎麼寫。
觀摩結束後,你可能會躍躍欲試,想寫一篇屬於自己的心得。如果你正煩惱著不知道要寫哪本書的心得的話,以下我寫的文章能幫助你。
(延伸閱讀:適合寫閱讀心得的書有哪些?10 本最適合寫閱讀心得的書大公開)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學會寫閱讀心得,並且寫的有條有理、有邏輯的話,歡迎參考我親自設計的「書評(閱讀心得)寫作模板餐包」。